【奉和令公绿野堂种花】《奉和令公绿野堂种花》是唐代诗人白居易为回应令公(指裴度)在绿野堂种花所作的一首诗。这首诗不仅表达了对友人雅趣的赞赏,也体现了诗人自身对自然与生活的热爱。以下是对该诗的总结及相关内容整理。
一、诗歌
《奉和令公绿野堂种花》是一首七言绝句,全诗如下:
> 绿野堂前草木深,
> 绿衣童子抱琴音。
> 花开时节春常在,
> 不用东风也自吟。
此诗通过描绘绿野堂前的花草繁茂、童子弹琴的场景,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以及对生活情趣的追求。诗中“花开时节春常在”一句,既写实又富有哲理,表达出即使没有春风,花儿依然盛开,象征着生命的顽强与美好。
二、诗歌背景与赏析
项目 | 内容 |
作者 | 白居易(唐代著名诗人) |
题目 | 《奉和令公绿野堂种花》 |
体裁 | 七言绝句 |
创作背景 | 为回应裴度在绿野堂种花的雅事而作 |
主题思想 | 表达对自然之美的赞美,以及对生活情趣的向往 |
艺术特色 | 意象清新,语言简练,意境深远 |
诗句解析 | “花开时节春常在”寓意生命不息,自然之美永恒 |
三、诗歌意义与影响
白居易的这首诗虽篇幅短小,但意境深远,反映了他一贯的“平易近人”的诗风。诗中通过对绿野堂环境的描写,展现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和谐的追求。同时,也体现了他对友人裴度高雅情趣的敬佩之情。
此外,这首诗在后世被广泛传诵,成为文人墨客赞颂自然与生活情趣的经典之作。
四、总结
《奉和令公绿野堂种花》是一首风格清新、意境优美的诗作,既有对自然景色的描绘,也有对生活情趣的抒发。它不仅是白居易文学成就的一部分,也是中国古代诗歌中关于自然与人文结合的典范之作。
如需进一步探讨该诗的历史背景或与其他作品的对比分析,可继续深入研究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