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艰难困苦玉汝于成出自哪】“艰难困苦,玉汝于成”是一句寓意深刻的古语,常用来鼓励人们在逆境中坚持奋斗,最终实现自我价值。这句话不仅表达了对坚韧不拔精神的赞美,也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“以苦为乐、以难为贵”的思想。
一、
“艰难困苦,玉汝于成”出自《孟子·告子下》:“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,必先苦其心志,劳其筋骨,饿其体肤,空乏其身,行拂乱其所为,所以动心忍性,曾益其所不能。”这句话的意思是:上天要赋予一个人重大责任时,必定会让他经历各种困难和挫折,以此来锻炼他的意志,增强他的能力。
虽然“艰难困苦,玉汝于成”并非直接出现在《孟子》原文中,但其思想核心与《孟子》的这段话高度一致。后世在引用或创作时,常将此句作为对《孟子》思想的提炼和升华。
该句强调了苦难在成长过程中的作用,认为只有经历过磨难的人,才能真正成就一番事业。它不仅是古代士人的座右铭,也是现代人在面对挑战时的精神支柱。
二、出处对照表
句子 | 出处 | 原文 | 解释 |
艰难困苦,玉汝于成 | 《孟子·告子下》 | “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,必先苦其心志,劳其筋骨,饿其体肤,空乏其身,行拂乱其所为,所以动心忍性,曾益其所不能。” | 强调上天在赋予重任前,会让人经历种种磨难,以培养其能力与意志。 |
艰难困苦,玉汝于成 | 后世引用 | 未见于《孟子》原文,为后人提炼出的概括性表达 | 表达“经历艰难才能成就大事”的思想,是对《孟子》思想的延伸与总结 |
三、结语
“艰难困苦,玉汝于成”虽非直接出自《孟子》,但其精神内核与《孟子》所倡导的“生于忧患,死于安乐”一脉相承。这句古语不仅是中国文化中关于奋斗与成长的重要理念,也为现代人提供了面对困境时的精神力量。无论身处何种环境,只要保持坚韧不拔的意志,终将在磨砺中走向成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