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才高八斗的典故说的是谁】“才高八斗”是一个常用来形容人非常有才华的成语,源自古代文人的典故。这个成语最早出自南朝文学家谢灵运的诗句,后来被广泛用于赞美那些学识渊博、文采出众的人。
那么,“才高八斗”的典故具体说的是谁呢?下面将从历史背景、出处来源和人物介绍等方面进行总结,并以表格形式清晰展示。
一、典故背景
“才高八斗”这一说法最早见于南朝刘义庆所著的《世说新语》中,但更直接的出处是谢灵运的一句诗:“天下才共一石,曹子建(即曹植)独得八斗,我得一斗,天下共分一斗。”这句话的意思是:天下的才华一共有一石(古代容量单位),曹植一个人就占了八斗,而自己只占一斗,剩下的由天下人共享。
由此可见,谢灵运是在夸赞曹植才华横溢,远超常人。
二、典故中的关键人物
人物 | 身份 | 事迹/贡献 | 备注 |
曹植 | 三国时期魏国诗人、文学家 | 字子建,曹操之子,才华横溢,被誉为“建安七子”之一 | 与兄长曹丕争位失败,后郁郁而终 |
谢灵运 | 南朝宋文学家 | 精通诗文,擅长山水诗 | 自负才华,曾因言论得罪朝廷 |
三、成语含义及用法
“才高八斗”形容一个人才华极高,尤其在文学、艺术或学术领域表现突出。常用于赞美他人学识渊博、文采斐然,具有极高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。
四、总结
“才高八斗”的典故源于谢灵运对曹植的高度评价,用以形容曹植才华非凡,远超常人。这一成语不仅体现了古代文人对才华的尊重,也成为了后世用来称赞杰出人才的经典用语。
项目 | 内容 |
典故出处 | 谢灵运诗句:“天下才共一石,曹子建独得八斗” |
涉及人物 | 曹植(才高八斗者)、谢灵运(评价者) |
成语含义 | 形容才华极高,特别在文学方面 |
使用场景 | 赞美有才华的人,多用于文学、艺术等领域 |
通过以上内容可以看出,“才高八斗”的典故主要指的是三国时期的文学家曹植,而这一成语至今仍被广泛使用,作为对人才的一种高度肯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