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但惜夏日长】一、
“但惜夏日长”出自唐代诗人白居易的《观刈麦》,原句为“田家少闲月,五月人倍忙。夜来南风起,小麦覆陇黄。妇姑荷箪食,童稚携壶浆。相随饷田去,丁壮在南冈。足蒸暑土气,背灼炎天光。力尽不知热,但惜夏日长。”这句诗描绘了夏日农忙时节的辛劳与人们对夏日漫长时光的珍惜。
“但惜夏日长”字面意思是“只是惋惜夏天太长”,实则表达了农民在酷热中劳作,渴望时间慢些流逝,以便完成农活的心情。这种情感既体现了对自然环境的适应,也反映了劳动人民对生活的深刻体悟。
本篇将从诗句背景、情感内涵、现实意义三个方面进行总结,并通过表格形式对相关内容进行归纳整理。
二、表格展示:
项目 | 内容 |
出处 | 白居易《观刈麦》 |
原文句子 | “力尽不知热,但惜夏日长。” |
作者 | 白居易(唐代) |
创作背景 | 描写夏季农忙时农民的辛苦劳作 |
字面意思 | 只是惋惜夏天太长 |
深层含义 | 表达农民在炎热中劳作,希望时间更慢一些,以完成工作 |
情感基调 | 悲悯、辛酸、无奈 |
现实意义 | 反映古代农业社会的艰辛生活,引发对劳动者的尊重 |
文学价值 | 语言质朴,情感真挚,具有强烈的现实主义色彩 |
三、结语:
“但惜夏日长”虽简短,却蕴含着深厚的情感与人生哲理。它不仅是对夏日农忙景象的真实描写,更是对劳动者精神世界的深刻刻画。在现代社会,虽然我们不再经历那样的劳作方式,但这种对时间的珍惜与对生活的敬畏,依然值得我们深思与传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