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既已纳其自托宁可以急相弃邪的意思】一、
“既已纳其自托,宁可以急相弃邪”这句话出自《左传·僖公二十五年》,原文为:“既已纳其自托,宁可以急相弃邪?”意思是:既然已经接受了对方的托付或信任,怎么能因为一时的困难或紧急情况就抛弃他呢?
这句话强调了诚信与责任的重要性。在古代社会,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建立在相互信任的基础上,一旦接受他人托付,便应尽心尽力,不可因外在压力而背信弃义。
在现代语境中,这句话也可以引申为:在团队合作、人际交往、职场关系中,一旦承担了责任或接受了他人的信任,就应该坚守承诺,不因一时的困境而轻易放弃。
二、内容解析表格
项目 | 内容 |
出处 | 《左传·僖公二十五年》 |
原文 | “既已纳其自托,宁可以急相弃邪?” |
字面意思 | 已经接受了别人的托付,怎么能在紧急时抛弃他? |
深层含义 | 强调诚信、责任与承诺的重要性,反对背信弃义 |
使用场景 | 古代政治、外交、人际关系;现代职场、团队合作、道德教育等 |
现代引申 | 在工作、生活中,接受任务或信任后应坚持到底,不因困难而放弃 |
作者背景 | 《左传》为春秋时期左丘明所著,记录春秋时期的历史与人物言行 |
相关思想 | 体现儒家“信”与“义”的价值观,强调道德操守 |
三、结语
“既已纳其自托,宁可以急相弃邪”不仅是一句古语,更是一种做人做事的态度。它提醒我们在面对责任与信任时,要坚守本心,不因一时的困难而动摇。无论是在古代还是现代,这种精神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