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白发三千丈全诗】《白发三千丈》是唐代诗人李白的一首著名诗作,全诗以夸张的笔法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短暂、时光易逝的感慨。这首诗虽短,却意境深远,语言豪放,体现了李白诗歌中常见的浪漫主义风格。
一、诗歌
《白发三千丈》原文如下:
> 白发三千丈,缘愁似个长。
> 不知明镜里,何处得秋霜?
这首诗通过“白发三千丈”这一极具想象力的比喻,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忧愁与苦闷。诗中“缘愁似个长”说明白发的长度是因愁绪而生,进一步突出了诗人内心的沉重情绪。“不知明镜里,何处得秋霜?”则是对岁月流逝、容颜衰老的感叹,带有强烈的个人情感色彩。
二、诗歌解析表
诗句 | 翻译 | 表达情感/意象 | 艺术手法 |
白发三千丈 | 我的白发有三千丈长 | 夸张手法,表达愁绪之深 | 夸张 |
缘愁似个长 | 因为愁绪才长得这样长 | 愁绪导致白发增多 | 拟人化 |
不知明镜里 | 不知道在明镜中 | 对照现实,表现衰老 | 对比 |
何处得秋霜 | 从哪里来的秋霜? | 对时间流逝的疑问 | 借喻 |
三、作者背景简述
李白(701年-762年),字太白,号青莲居士,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,被后人誉为“诗仙”。他的诗风豪放不羁,想象丰富,常用夸张和比喻来表达情感。《白发三千丈》正是其代表作之一,展现了他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刻的人生感悟。
四、诗歌赏析
此诗虽仅四句,但结构紧凑,寓意深刻。通过“白发三千丈”的夸张描写,李白将内心的愁绪具象化,使读者能直观感受到他的情感波动。同时,“秋霜”一词既是对白发的比喻,也象征着人生的沧桑与无奈。整首诗语言简练,意境深远,充分体现了李白诗歌的艺术魅力。
五、结语
《白发三千丈》是一首富有哲理意味的诗作,它不仅表达了诗人对自身境遇的感慨,也反映了人们对生命、时间与命运的普遍思考。无论是从文学价值还是思想深度来看,这首诗都值得我们细细品味。